1.儿童为什么不适合运动量大的活动
近年儿童亚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,越来越多新生代父母主动让孩子从小接收锻炼,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。但最新研究表明,过早地让儿童参与某些健身遇到不仅不能够使孩子更加健康,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专业研究表示:人体在过度运动后,为防止体力的进一步流失,会触发一定的身体保护机能,例如精神疲劳、乏力、反应迟钝等。假如长期过度运动,严重者会使大脑机能损伤,其负面影响对儿童尤为显著,过度运动锻炼会使儿童产生注意力分散、失眠、健忘、甚至缺氧等现象。
儿童过度运动一:拔河
拔河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,极易损伤儿童的心脏与骨骼。从生理学角度出发,儿童心脏仍处在发育阶段,心脏机能尚未完善,当运动加剧时,通常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大供血量,严重损害儿童的心房壁。而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,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,拔河时极易造成关节脱臼及软组织损伤,严重时造成骨骼变形,永久影响儿童体形。
儿童过度运动二:力量训练
人体发育过程一般先经历骨骼成熟再到肌肉成熟,在儿童时期,主要经历的是骨骼发育,肌肉力量很弱,力量训练虽然能一定程度的强化儿童的局部肌肉,但会给器官带来严重的负担,还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,失去正常弹性。因此,家长应该尽量控制儿童进行引体向上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高强度力量训练。开始力量训练最合适的年龄应该是13~14岁左右。
儿童过度运动三:长跑、负担跑
长跑是典型的撞击运动,对儿童的骨骼有严重的冲击作用,严重影响儿童骨骼的正常发育。同时,长跑也是一项对严重加重心脏负担的运动,儿童长期参与长跑运动,会导致心脏壁加厚,心腔空间减少,严重成人后的心肺功能。
另外,儿童的体态并未定形,如果长期让他们负担跑步的话,儿童的跑姿容易走形,长期错误的动作会导致运动损伤。
儿童过度运动四:极限运动
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,各个器官还没发育成熟,难以承受极具冲击力的极限运动,而且很容易导致身体损伤,例如超过儿童身体承受范围的大运动量,就有可能致使儿童肌肉因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,造成肌肉疲劳损伤,容易留下运动损伤后遗症。另外,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,关节中的软骨还没有完全长成,长时间过度磨损膝盖软骨,日后容易形成关节炎。
2.吃饭前后为什么不要让幼儿剧烈运动
幼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,增进食欲。
但是在 某种条件下,体育活动与增进消化之间又会有一定的矛盾,譬如在吃饭前后进行剧烈的活动,对消化功能就有抑制作用。因为在活动过程中,由于 人的适应性调节,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,而流到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就减 少,结果胃肠蠕动减弱,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,这时如果马上进食,就容易影响消化趿收或引起胃肠痉挛。
同时,剧烈活动时幼儿会出较多的 汗,出现口渴舌干,如大量喝水也会冲淡胃酸和消化液,都不利于胃肠的 消化吸收。此外,饭后剧烈活动往往还会引起腹痛,那是因为饭后胃肠里充满食物,由于重心的影响,活动时对胃肠的振动较大,就易把联系胃肠的黏膜拉紧,甚至扭曲,发生疼痛。
所以最好在饭后0.5 ~ 1.5小时再进 行体育活动。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活动后,要休息20~ 30分钟后再进食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多问网 » 学前儿童为什么不能进行剧烈运动